一、材料准备
容器:
高硼硅酸盐玻璃瓶或聚丙烯塑料瓶(耐酸碱腐蚀,透明度高)
标本:
植物器官(如叶片、茎)、昆虫、贝壳等(需提前处理)
保存液体:
酒精、甘油或二甲苯(根据标本类型选择)
工具:
玻璃刀、酒精灯、烤炉、量筒、滴管、镊子、消毒棉球
二、制作步骤
1. 标本预处理
植物标本:用3%双氧水漂白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昆虫标本:直接放入酒精中浸泡脱水,避免皱缩(需分浓度逐步浸泡)。
2. 瓶子处理
清洗瓶子至无尘无水,用酒精灯烘干或烤炉干燥。
3. 标本装瓶
将预处理后的标本放入瓶中,加入适量保存液体(如酒精浓度30%-95%),确保淹没标本。
用滴管或镊子将标本固定,避免晃动。
4. 密封与保存
盖上瓶盖并密封,防止污染。
长期保存需置于恒温恒湿环境,避免标本变形或变质。
三、注意事项
安全防护:
使用酒精、二甲苯等化学品时需佩戴手套和护目镜,避免皮肤接触。
标本选择:
易变形或污物较多的材料需先消毒处理。
装饰与展示:
可添加标签、彩纸或小珠子提升观赏性。
四、扩展应用
教学用途:解剖教学时可制作植物输导组织等透明标本。
手工制作:搭配干花、贴纸等材料制作个性化书签或花瓶。
通过以上步骤,可制作出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的透明标本瓶子。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