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末倒置”的上句,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直接出处
“本末倒置”的上一句是《礼记·大学》中的原句:“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该句意为:万物都有根本与枝节,事情都有起始与终结,懂得先后顺序,就接近真理了。
其他相关句子
- 朱熹在《答吕伯恭》中也提到:“ 其说本末倒置,往往失其本原”,强调主次颠倒的错误。
- 《雍正剑侠图》第三十七回有类似表述:“ 本末倒置,莫此为甚”,用于批评做事缺乏根本依据。
补充说明
“本末倒置”指将主要与次要、本质与非本质的关系颠倒,常用于批评忽视核心问题而追求枝节的行为。其近义词包括“舍本逐末”“轻重倒置”,反义词有“以一持万”“本末相顺”。
综上,“本末倒置”的直接上句出自《礼记》,而其他文献中也有类似表述,均强调主次有序的重要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