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模式是一种系统降级运行机制,主要用于在主系统故障时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或维持基本功能。根据应用领域不同,后备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城市轨道交通领域
定义与作用
后备模式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在设备故障时启动的降级运行模式,旨在确保故障列车安全退出运营或保持线路运营效率。
应用场景
整条线路降级:如CBTC系统故障时,切换至后备模式维持基本运行。
特定区段或列车降级:仅影响故障区域或特定列车。
技术实现
通过联锁系统实现轨道区段、道岔、信号机的正确联锁关系,列车通过信标获取状态信息。例如目标-距离型后备模式中,列车依据信标反馈调整运行速度。
二、工业控制领域
电力系统后备模式
当主电源故障时,自动切换备用电源(如发电机或电池组),保障关键负载(如信号系统、安全设备)持续供电,维持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移动闭塞系统后备模式
在移动闭塞系统中,后备模式(如后退模式)允许列车在特定条件下反向运行,通过轨道电路或计轴设备判断区间状态,确保安全间隔。
三、其他领域
企业利润分配模式
指员工按固定比例分享企业净利润的经济组织形式,与轨道交通无关。
市电供电后备模式
市电异常时,通过逆变器切换交流电,提供4-10ms失电时间,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总结
后备模式的核心在于“降级运行”,通过备用系统或手动操作保障核心功能。其设计需平衡安全性与可靠性,确保在主系统失效时仍能维持基本服务。不同领域的后备模式在技术实现和应用场景上存在差异,但目标一致:最小化故障影响,保障系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