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真实资料的时间范围为 220年-280年,这一时期标志着东汉的结束和西晋的建立,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对峙。以下是关键信息梳理:
一、时间范围与政权划分
起始时间 :220年曹丕篡汉,建立魏国,标志着三国时期正式开始。结束时间:
280年西晋武帝司马炎灭蜀,三国结束。
主要政权
- 曹魏:
220-265年,首都洛阳,实际掌权者为曹操(未称帝),后由曹丕、曹叡、曹芳继位。
- 蜀汉:221-263年,首都成都,刘备建立,后由刘禅继位。
- 东吴:229-280年,首都建业(南京),孙权建立。
二、重要历史事件
黄巾起义与军阀割据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军起义,东汉名存实亡,形成曹操、刘备、孙权等军阀割据局面。
曹操统一北方
208年曹操率军击败袁绍,奠定北方基础;220年曹丕篡汉后,进一步巩固统治。
赤壁之战
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格局。
三国鼎立与联盟
蜀汉与东吴形成联盟,共同对抗曹魏,维持了约60年稳定局面。
蜀汉建立与衰落
刘备221年称帝,诸葛亮辅佐刘禅期间多次北伐未果,223年刘备去世后,蜀汉逐渐衰落。
东吴发展与灭亡
孙权巩固荆州后,东吴与蜀汉保持联盟,至280年被西晋灭亡。
三、历史记载与史料
《三国志》的重要性
作为“前四史”之一,《三国志》(《魏书》《蜀书》《吴书》)是研究三国最权威的史料,记载了自汉末至晋初的历史全貌。
《三国演义》的局限性
罗贯中小说以艺术加工为主,七分虚构、三分史实,需结合史料辨析。
四、关键人物
曹操: 北伐奠基人,未称帝,被追封为魏武帝。 刘备
孙权:东吴奠基人,巩固江东基业。
诸葛亮:蜀汉丞相,以智谋闻名,主持联吴抗曹。
以上资料综合自《三国志》《史记》《汉书》等史书,以及多份权威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