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诚布公是一句中国古代的成语,意思是 公正、实事求是、坦诚无私。它提醒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对待事物真实、客观,不能偏袒偏宠,也不能偏向自己的意见。开诚布公就是要求人们以诚实、客观、立场明确、不偏不倚的态度来处理问题,有责任心,把自己的利益和公众利益结合起来,以公正的态度处理事务,使自己的行为具有公信力。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典故,成为了后来形容对待事务时坦率真诚的行为准则,并渐渐地演变为成语“开诚布公”。这个成语强调了诚实、公正和真实的价值,提醒人们在处理事务和与他人沟通时要坦诚相待,不畏权势,始终维护公正和正义。
例如,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中,陈寿评价诸葛亮为相国时,“开诚心,布公道”,这成为了“开诚布公”成语的出处。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竭尽全力帮助平庸的后主刘禅治理国家,对待事务公正合理,不徇私情,成为了“开诚布公”的典范。
因此,开诚布公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处理事务和与人交往时,要以诚实、客观、公正的态度,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立场,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