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竹石》- 郑燮(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以竹子扎根岩石的坚韧不拔,展现其不屈风骨,被赞"郑板桥诗画三绝"。
二、 《新竹》- 郑燮(清)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通过新旧竹的对比,体现竹子承前启后的生命力与责任担当。
三、 《题爱心亭》- 范成大(宋)
"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他年上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
以拟人手法赋予竹子情感,展现其静谧高雅的品格。
四、 《苦竹桥》- 柳宗元(唐)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通过苦竹的意象,表达坚韧与空灵并存的境界。
五、 《竹石》- 杜甫(唐)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以细腻笔触描绘竹子生长环境,体现其清幽脱俗的气质。
这些诗词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竹子的庄重感:或坚韧不屈、或承前启后、或清幽雅致,共同构成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的精神象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