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空蒙雨亦奇”是宋代文学家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中的名句,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面与意象解析
晴日之景
“水光潋滟晴方好”描绘了晴天时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景象,展现出水面在阳光照耀下的灵动与活力。
雨天之景
“山色空蒙雨亦奇”则刻画了雨天时群山被烟雨笼罩、若隐若现的朦胧美感,体现了自然现象的神秘与诗意。
二、艺术特色与哲理
对比与统一
诗句通过晴雨对比,既展现了西湖单一景色的变化,又通过“亦奇”一词实现了两种景致的统一,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禅意与心境
在禅宗思想影响下,“空蒙”被理解为事物本质的“空性”,象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晴雨变化映射出诗人对无常与永恒的辩证思考。
三、历史背景与创作情境
该诗作于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正值其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之后,通过此诗全面概括了西湖的晴雨之美。
诗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进一步以美人喻景,强化了西湖无论晴雨皆美的特质。
综上,这句诗不仅是西湖景色的生动写照,更蕴含了苏轼对自然与人生的哲学思考,成为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典范。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