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以沉郁顿挫著称,深刻反映了时局动荡与人生悲凉。以下是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出的杜甫最悲愤的十首诗及解析:
一、《兵车行》(751年)
核心句: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背景:
此诗揭露了安史之乱期间征兵制度腐败,导致无数家庭破碎。杜甫亲眼目睹父母妻子送别被征兵的惨状,悲愤交加而作,被誉为"史诗级"作品。
二、《石壕吏》(755年)
核心句: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背景:
安史之乱期间,官军征兵致民不聊生。杜甫在石壕村目睹老妇为儿子送别的场景,通过对比老妇的悲苦与官吏的残暴,控诉战争罪行。
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59年)
核心句: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背景:
杜甫晚年穷困潦倒,茅屋被秋风摧毁,全家面临困境。此诗通过自然意象抒发身世飘零之痛,展现底层人民疾苦。
四、《登岳阳楼》(759年)
核心句: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背景:
杜甫流落夔州时所作,因久无音讯,思念亲人,结合国家动乱,悲怆感油然而生,被《宋史》评为"诗史"。
五、《哀江头》(759年)
核心句:
"杨妃马嵬事,人亡国亦休。独留遗恨在,青史两行秋"
背景:
安史之乱中,杨贵妃死于马嵬驿之变,杜甫目睹此惨剧,感慨生灵涂炭,以史为鉴,悲愤填膺。
六、《兵车行》(751年)续篇
核心句: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背景:
延续前篇,揭露征兵制度导致家庭破产,生男不如生女的悲惨现实,控诉社会不公。
七、《春望》(755年)
核心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背景:
安史之乱后,杜甫重返长安,见城破人亡,物是人非,以春景反衬哀思,成为"沉郁顿挫"的代表作。
八、《登高》(759年)
核心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背景:
晚年漂泊夔州时作,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观抒发孤独与衰老,展现时代悲剧。
九、《曲江二首》(759年)
核心句:
"花飞减却春色,风飘万点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背景:
流寓洛阳期间,杜甫借春日赏花抒发忧国忧民之情,隐含对时局无奈的悲愤。
十、《蜀相》(755年)
核心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映阶碧草自春色,隔江云树空悠悠"
背景:
追忆诸葛亮北伐未果,感慨英雄迟暮,隐含对自身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