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表达安康的古诗,综合整理如下:
一、传统祭扫类
1. 《清明祭诗》(佚名):朝听细雨润门扉,年年一度送春回
2.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 《寒食》(韩翃):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二、追思先人类
1.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2. 《清明》(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3. 《寒食野望吟》(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三、自然与情感类
1. 《鹊踏枝·清明》(冯延巳):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2. 《清明即事》(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3.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四、祝福类
1. 《破阵子·春景》(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2. 《长安清明》(韦庄):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3. 《清明日忆故人》(白居易):清明时节故人忆,绵绵思绪难自已
注:部分诗句虽未直接表达"安康",但通过追思与自然意象传递了对生命永恒的慰藉,如杜牧《清明》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隐含对逝者安息的祈愿。建议使用时结合具体场景选择,祭扫时宜用《清明》《寒食》等传统诗篇,日常表达可选《临安春雨初霁》《鹊踏枝·清明》等更轻柔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