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长城的文言文,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古代诗词类
1. 《饮马长城窟行》(陈琳)
-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描写边塞长城的荒凉与征人艰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虽未直接写长城,但借边塞意象表达长城的军事意义)
2. 《登长城》(李益)
-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通过登高远眺,抒发现代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3. 《统汉烽下》(李益)
- "黄沙白骨拥长城,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以悲壮笔触描绘长城边塞的凄凉景象。
二、古文散文类
1. 《燕歌行》(高适)
-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虽未直接描写长城,但展现了边塞军事生活与长城的关联性。
2. 《送人之军》(贺知章)
-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以长城象征边疆安全,表达对征人的祝福。
三、现代仿古文类
1. 《长城赞》(罗哲文)
- "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迄元明,上下两千年。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巍峨丰碑。" 现代仿古文,全面概括长城的历史价值与工程奇迹。
四、经典名句摘录
"修筑谐汝声"(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不到长城非好汉"(现代俗语,源于明代《水浒传》)
注:部分诗句虽未直接描写长城,但常借边塞意象表达其军事防御功能,如王昌龄的《出塞》。建议结合具体需求选择合适作品,如需文学赏析可参考陈琳、李益等诗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