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连不止”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liú lián bù zhǐ,指对美好景致或事物产生深深的留恋,以至于忘记了归途或时间流逝。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核心含义
基本解释 指因陶醉于某地或某事而舍不得离开,常用于描述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精神境界的沉醉状态。例如:
> 四时随意出游,弦管相逐,流连忘返。
结构分析
- 流连: 指留恋不止,强调对某事物的持续眷恋; - 忘返
二、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下》:“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原指顺流而下游玩乐而忘返,后泛指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三、用法与近反义词
用法 - 可作谓语(如:他流连于山水之间);
- 作定语(如:流连忘返的景点)。
近义词
- 恋恋不舍(强调依依不舍);
- 乐不思蜀(特指乐而忘返)。
反义词
- 迷途知返(指迷路后知回来,含贬义)。
四、例句扩展
自然景观: 游客们流连于黄山云海,流连忘返; 人文景观
精神境界:他对艺术的热爱流连不止,乐而忘返。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流连不止”通过“流连”与“忘返”的结合,生动表达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共通情感,是汉语中极具表现力的成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