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罗裳”的诗词,综合多个来源整理如下:
一、古代诗词中的“罗裳”
《七夕闺意·祝君樽酒醉罗裳》(未知作者)
《月下感怀·萧萧寒气逗罗裳》(未知作者)
《忆秦娥·十五六,脱罗裳》(未知作者)
李白《夜别张五》
“听歌舞银烛,把酒轻罗裳。横笛弄秋月,琵琶弹陌桑。”
秦观《画堂春·本意》
“暮寒微透薄罗裳,轻解玉罗裙。”
陈子龙《诉衷情·喜游》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
白居易《长恨歌》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虽未直接提及“罗裳”,但“芙蓉帐暖”隐含罗裳意象)
二、其他相关诗词
《子夜四时歌·春林花多媚》(南北朝佚名)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拟古·闺女曳罗裳》(宋张九成)
《斗百花·满搦宫腰纤细》(宋柳永)
三、补充说明
“罗裳”在诗词中常象征轻盈、飘逸的服饰,如“罗裳胜羽衣”(李暮寒)、“罗裙犹罗裙”(苏轼)。
部分作品通过“罗裳”表达离别、思念等情感,如“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以上诗词均围绕“罗裳”展开,或直接描写,或借指情感与场景,展现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