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的主要法律法规可分为以下几类,其中核心的九项法律如下:
一、环境保护综合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的基本法,确立环保基本原则、监督管理体制及法律责任,是其他环境立法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针对大气污染问题,规范排放标准、监督管理及污染治理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覆盖水环境污染防治的专项法律,明确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主体及实施机制。
二、资源保护专项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保障森林资源,规范森林培育、保护及利用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管理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及利用,促进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规范土地征收、利用及保护,维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环境资源管理行政法规
《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对水污染防治法的具体实施作出补充规定,细化监管措施。
《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明确大气污染防治的技术规范及法律责任。
《自然保护区条例》
保护生物多样性,规范自然保护区的设立、管理及监督。
补充说明
其他重要法规: 包括《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分别针对固体废物、噪声、海洋污染等特定领域。 特别法律
以上法律共同构成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涵盖从污染防治到资源合理利用的全方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