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
发生在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最终导致西周灭亡。
尊王攘夷:
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问鼎中原:
楚庄王在推行霸业过程中,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表明夺权之心。
退避三舍:
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承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司马昭之心:
曹魏时期,司马昭权倾朝野,曹髦欲伐罪司马昭,但最终被司马昭所杀。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由此而来。
望梅止渴:
曹操在伐罪张绣途中,为了激励士兵,谎称前方有大片梅林,使士兵精神大振,步调加速。
这些典故反映了春秋时期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展现了这一时期的历史风貌。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