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写作背景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个人经历: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从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社会背景:
19世纪的俄国社会动荡不安,小市民的生活充满了贫困与仇恨。高尔基所生活的环境充斥着社会的不公正和对人性本质的深刻反思,这些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历史时刻:
《童年》成书于1913年,正值俄国历史的巨变时期。书中阿廖沙的童年经历让人揪心,父亲早逝、母亲再嫁,以及外祖父的暴虐,形成了极大反差的家庭环境。
文学影响:
高尔基在1908年至1910年间,列宁到高尔基所在的意大利卡普里岛公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列宁鼓励高尔基将他的经历写出来,认为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
创作动机:
高尔基积一生童年生活之素材而写成这部小说,充满童趣。他希望通过书写自己的童年经历,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
综上所述,《童年》的写作背景是高尔基个人经历与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深刻结合,既反映了个人的苦难与成长,也揭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