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歇后语是客家语言中一种独特的表达形式,通常采用同音异义、谐音等修辞手法,通过对比、暗喻、隐喻等方式组合而成。它们具有语意含蓄、生动、形象的特点,使客家话更加丰富多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客家歇后语:
佛子下岗--赞成(神)
皇帝相打--争天
伯公打屁--神气
新鲜鱼丸--正到(剁)
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纸角装盐--包涵(咸)
水牛过河--各打各(角)
麻骨做栏杆——唔可靠
麻骨做担杆——揩(KAI)唔起
牛牯相斗——勾心斗角
苏木准柴烧——唔识货
古树千年蔗——粗枝大叶
鲁班盖锯子——唔锉(错)
木匠牵锯——有来有去
树尺打人——有分寸
矮人骑高马——上难下也难
仙婆麻落筒——装神弄鬼
两姐妹照镜子——般倩
慢畲人种蕃薯——舌大粪(本)
慢畲人阉牛——迟铁之罗
阿二哥洗锅麻——唔知趣(擦)
阎王殿里相打——鬼打鬼
倒头使——箸差哩(箸,谐住,双关)
风车肚里睡目——搅倒涯(以风车搅风,比喻害别人)
背手穿针——无眼看(借意)
黄彻(螳螂)送饭——唔知臊(此臊,喻“情况”)
半夜出世——亥人(亥,指亥时,谐害,双关)
谷沉底——假精(比喻)
监生中举——先捐后取(谐先奸后娶,双关)
路上捡到年庚帖——天赐良缘(比喻)
31. 白纸糊窗——无个字(以字谐事,双关)
32. 蟛皮斗嘴——有得驳(“蟛皮”指“斗鱼”,谓相持不下)
33. 铺罗缺角——崩煲(谐奔波,双关)
34. 冷炉打铁——放掂来(掂,俗谓慢)
35. 医生打脉——爱断真(断真,诊断也。)
36. 屙屎野咸菜—顺便
37. 一家十五口—七嘴八舌
38. 火烧目眉—救急在眼前
39. 五更天赶路—越走越亮
40. 胸前挂钥匙一一开心
41. 算盘珠子—唔拨唔动
42. 黄连树下食猪胆—苦上加苦
43. 木匠师傅打墨线—睁一眼,闭一眼
44. 傀儡(木偶)上戏台—背后有人
45. 元病打针吃药— 文档格式:PDF | 页数:4 | 浏览次数:2 | 搞笑客家话歇后语导语:歇后语是一种风趣幽默的语言,以通俗易懂的事物或现象对现实进行讽刺。
46. 阿婆打酒阿公食——老打老实(谐老实)
47. 阿婆嫁孙女——无主无意(借意)
48. 坳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