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和《我的大学》。该书主要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在《童年》中,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岁月。其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同时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假以及在生活琐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尔基通过阿廖沙的生活经历,展现了社会生活的广阔图画,反映了在社会“底层”长大的儿童共同的不幸经历。作品文笔流畅,语言精练,情节引人入胜,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才能。同时,《童年》也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然而,尽管面临困境,高尔基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他通过自学和不断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