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子立”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状态。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解析 - 茕:
孤独的样子
- 孑:孤单
- 子立:独自站立
整体指孤零零地独自站立,比喻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引申含义
常与“形影相吊”连用,形容极度孤独,只能与自己的影子相互慰藉。
二、出处与背景
出自西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因祖母年迈体弱,自己又无亲人照料,以此句表达身处困境的孤独与无奈。此语因《陈情表》的感人之情,成为后世表达孤寂境遇的经典范例。
三、用法与近反义词
用法
- 偏正式结构,可作谓语、定语。
- 示例:他年老体弱,真可谓茕茕孑立。
近义词
孤苦伶仃、举目无亲、孑然一身、形单影只、无依无靠。
反义词
四世同堂、儿孙绕膝、门庭若市。
四、情感色彩
该成语为中性词,既可形容困境中的孤独,也可用于客观描述独居状态,需结合语境判断情感倾向。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茕茕子立”不仅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表达,也是汉语成语中极具表现力的词汇,能够精准传达人物内心的孤寂与坚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