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不间断电源(UPS)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技术参数:
运行负载和功率需求
确定所需驱动的负载类型和功率需求,包括电子设备、计算机、服务器等。
估算所需的最大功率,并选择功率容量超过设备总功率需求的UPS,以确保可靠的电力保障。
运行时间
考虑UPS在停电情况下能够维持运行的时间,这取决于UPS的电池容量和所连接的负载。
权衡所需运行时间和成本之间的关系,选择最适合的配置。
电池和电池寿命
选择合适的电池类型和容量,常见的UPS电池类型包括铅酸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铅酸蓄电池通常廉价但寿命短,而锂离子电池寿命较长但成本较高。
可扩展性和冗余性
考虑UPS系统能否根据需要扩展,以应对未来负载增加的情况。
选择具有备用机制的UPS系统,以防主机机制出现故障,常见的冗余配置包括N+1和2N。
安规认证
选择通过当地安规认证的UPS,以满足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各国广泛接受的安规标准,如UL、CSA、TUV、CE等。
EMC要求
选择通过相应EMC认证的UPS,以限制电源设备对电网的影响。
输出容量
根据所用设备的负荷量统计值选择所需的UPS输出容量(kVA值)。
推荐参数是用户的负荷量占UPS输出容量的90%为宜,但最大不能超过标称值。
输入电压和频率
根据所在国家的电网电压和频率选择合适的UPS,确保UPS能够适应当地的电力环境。
功率原则
选择功率大小合适的UPS,避免功率过大或过小影响设备正常使用。
后备时间原则
确保UPS在断电后能够提供足够的供电时间,以保护数据和设备安全。
产品价格适中原则
选择质量和价格适中的UPS,避免选择过于低廉的产品,确保安全和使用保障。
使用简单,智能化程度高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选择集自动化、智能化于一体的UPS电源,以减少后期维护成本和时间。
零转换原则
选择能够在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零时间转换的UPS,以避免运行设备突然停止。
冗余配置
对于关键设备,考虑采用冗余配置,如N+1或2N,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综合考虑以上原则和技术参数,可以选择到适合自己需求的UPS,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