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注释:
即使在生活贫困的时候,也不能为了钱财而放弃道义;在兴旺发达的时候,也不能背离自己做人的原则。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注释: 你真诚地关爱别人,别人也会永远地爱你;你真心地尊敬别人,别人也会同样地尊敬你。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注释: 人的精力有限,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放弃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如吃喝玩乐等,只有淡泊寡欲,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注释: 对人谦恭有礼的人,不会做出侮辱别人的事情;生活节俭的人,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不会做出抢夺别人的事情。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注释: 在忧患的环境中,人的潜能能被激发,心志能被磨练,从而快速成长;而在安逸幸福的生活中,人容易放松懈怠,最终沉沦堕落。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注释: 在上位的人如果有某种喜好,下面的人就会跟风,甚至比领导更甚。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注释: 顺应自然规律的人能够生存,而违背自然规律的人则会被淘汰。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注释:
子产在郑国执政时,用自己乘坐的车子帮助人们过河。孟子评论说,子产只知小恩惠而不知如何管理政务。如果君子管理政务,让行人回避即可,怎能一个个帮助人们过河呢?因此,管理政务的人要使每个人都高兴,即使时间不够。
这些名言反映了孟子的道德思想和政治理念,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